您在這裡
不鏽鋼材質的餐具有毒,是真的嗎?
這是問題“ 不鏽鋼材質的餐具有毒,是真的嗎? ”的回答頁面,可以查看該問題的詳細回答。
分類: 食品
問題: 不鏽鋼材質的餐具有毒,是真的嗎?
發布日期: 2015-11-05
回答: 網路上有傳出謠言使用不鏽鋼材質的餐具可能會釋出有毒重金屬「錳」,若人體吸收過量的錳,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錳中毒,造成記憶及睡眠障礙、食慾不振、肌肉痙攣等症狀,甚至有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。 (1) 錳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可從穀類、豆類及堅果類等食物攝取,依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;WHO)指出,成人每天應攝取2-3毫克的錳;不鏽鋼為一種合金鋼材,其主成分為鐵,其餘包含鎳、鉻、錳…等金屬,不同金屬比例製作出來的不鏽鋼編號不同,大致上可分為200、300、400系列,200系列因含錳成分高,防鏽效果差,因此很少作餐具用途,300系列則為多數不鏽鋼用品原料,主要用於餐具,400系列有磁性硬度佳,適用於不鏽鋼刀。依據「中華民國國家標準(CNS)」針對不鏽鋼材質之含錳量進行規範,較常使用於餐具的不鏽鋼304含錳量在整體不鏽鋼材中含量2 %以下。 (2) 由於不鏽鋼屬於耐熱及耐酸蝕之材質,盛裝食品而溶出有害物質的風險遠低於其他材質,所以正常使用情形下,不會因為冷熱溫度或酸鹼值而溶出有害物質。此外,與食品或食品添加物直接接觸之不鏽鋼食品器具容器及包裝,都應該要符合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」及「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」的規定,不得有不良變色、異臭、異味、污染。一般而言,檢驗出危害物質的含量極低。依食藥署101年針對不同材質不鏽鋼錳的溶出試驗結果,錳溶出量相當低,甚至低於日常生活攝取錳的限量,所以民眾不必過度擔憂。 (3) 每種不鏽鋼的用途不同,業者產製各類食品容器具或包裝時,應確保產品符合「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」,並應明確標示產品資訊。民眾購買食品容器具或包裝時,也應注意產品標示內容,依所標示材質之特性正確使用。如果不鏽鋼餐具表面出現嚴重凹凸不平、甚至積垢或生鏽等情形,建議應更換新品。 參考資料: 食藥署「不鏽鋼食品容器具Q&A」http://www.fda.gov.tw/upload/133/2014112011194170247.pdf (另開視窗) 食藥署「標示清楚 鋼好使用」文宣品 http://www.fda.gov.tw/TC/PromotionalContent.aspx?id=223&chk=4164fdfc-5f41-4702-8596-435dd093b247¶m=pn%3d2%26cid%3d0#.Vjgop1KheUk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http://nehrc.nhri.org.tw/toxic/news.php?cat=news&id=76 (另開視窗)